青山鱼化石
时间:2015-09-26 15:25:34 来源:
1996年9月27日,句容市博物馆接到东昌镇文化站陈志勇站长的电话,陈述该镇青山采石场发现了鱼类化石。当日下午,市博物馆派吴铁民、翟忠华前往青山采石场调查。经实地调查,青山采石场宕口宽约100米,高约50-60米,化石多出现在约40米高的黑色钙质粉碎砂质泥岩层里,此层长约1000米,厚约2-3米。
1996年10月11日,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张祖芳科长、常州市博物馆自然部林甲兴副研究员到青山采石场实地考察,确认该化石层为三叠系,距今两亿多年,化石均出自单体灰岩核中,这种结核大小、形态各异,有圆形、椭圆形、扁锥形等,几乎每个结核都有化石,且较完整,在宁镇地区实属罕见。1997年3月,市博物馆又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朱士鹏、南京地质博物馆副馆长赵凤鸣一行6人专家组,到青山采石场现场调查,并深入研究。同年四月,由钱迈平副研究员主笔的《江苏句容早三叠世鱼类化石之发现及其意义》一文在《江苏地质》第二期上发表,并首次命名“江苏裂齿鱼”、“句容鳞齿鱼”两个新鱼种。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刘冠邦教授也参与到研究行列,经他考证,青山鱼化石和马达加斯加岛、西伯利亚发现的同时期鱼类化石很相似,是一个新的种群,不止钱迈平先生命名的两种,认为共有8类12科。1997年6月,这一研究成果在北京召开的“纪念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健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1997年12月,市博物馆又和北京自然博物馆取得联系,他们派出副馆长李建军一行3人来句,当即表示了合作抢救青山采石场鱼化石的意向。当月,北京自然博物馆3人研究小组进驻市博物馆,投入资金对青山采石场鱼化石进行采集、征集、研究,历时近一个月,获得了大批标本,一小部分由市博物馆收藏,一大部分运送北京自然博物馆。
经过北京、上海、南京诸多古生物领域的专家研究,对东昌青山采石场鱼化石有了统一认识。句容地区位于下扬子海盆地东北部缓坡,是低纬度热带海洋环境,海水温暖富氧、盐度正常,养料丰裕,适于多门类生物繁衍生息。句容的鱼化石距今2.3亿年前,均保存在泥质岩中的赤黑色结核内,结核长轴皆与层面平行,结核侧面可见与围岩一致层理,其中含零星的黄铁晶粒。由此判断,这些鱼类被掩埋后,在隔绝氧气的还原环境及沉积物重压下,体内有机质粘液渗出,浸透周围的沉积物,胶结成包裹住鱼类遗骸的含H2S的硫化物团块。就这样在后来长期的成岩过程中,形成比周围泥质岩更坚硬的灰、黑色带黄铁矿晶粒的含鱼化石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