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导航
文物工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物工作

句容市“十四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

 

一、前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实物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滋养,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物工作做出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句容是江苏省最早建县的十三个文明古县之一,自西汉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历经早三叠世沧海桑田,放牛山旧石器古猿人活动,丁沙地新石器农业氏族聚落出现,城头山遗址构筑延续数千年文化序列,周代土墩墓遍布见证当时人居兴旺,有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物遗迹。

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合理利用好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我市文物工作和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职责使命。

 

二、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3.《博物馆条例》(国务院令第659号)

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5.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

6.《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苏政办发〔202188号)

7.《江苏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苏文物管﹝202159号)

8.《镇江市十四五文化广电和旅游发展规划》(镇政办发〔202180号)

9.《句容市委关于制定句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0.《句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句政发〔202134号)

 

三、十三五时期工作成就

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完成城上村遗址保护规划、隆昌寺保护规划、春城土墩墓群保护规划的上报审批。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建立句容市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申报国家专项经费350万元,完成隆昌寺消防工程改造。投资75万元,完成边城镇平阳桥、后白镇义成桥、乐善桥、芦江桥、白兔镇巫恒通旧居修缮工程。完成句容市博物馆及先吴文化博物馆馆藏陶瓷器保护项目并通过验收。全面运行文物保护单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24小时监控,并接入公安平安句容平台。

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丰硕。完成蓄能电站、孔塘遗址、岗下遗址、宁句城际轨道交通、沿江高铁、曾布墓、茅山镇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考古工作。协助多个乡镇开展历史文化调查,出版《凤仪郭庄》《悠然后白》《吴韵白兔》3本乡土文化图书,审核完成全域旅游文化宣传册和印象句容邮票收藏册。完成市级科技项目《句容碑刻调查应用的研究》《茅山历代山、泉、宫观等景观调查应用的研究》课题,出版《句容碑刻集》。《六朝运河破冈渎考述》获得全省文博优秀论文二等奖。

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助力白兔镇完成大支里党支部的复原和巫恒通旧居展示工程。协助建成郭庄镇孔塘村村史馆、边城镇青山村村史馆,顺利对外开放。协助句投集团完成葛洪纪念馆建成开放。协助茅山风景区管委会和句容道教协会,与清华大学遗产研究院共同做好洞天福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性工作。协助茅山管委会完成非常道、楚王涧游览路线的诗词整理,完成南镇街修复项目。江南土墩墓博物馆更名为先吴文化博物馆,与茅山景区一体化开放完成初步对接。

 

四、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多种文明多种潮流在交锋交流中共存,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夺也空前激烈,但东升西降的总体态势不可逆转。一个具有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中国,一个繁荣发展、充满机遇的中国,一个勇于承担国际义务、国际责任的中国,既需要文博工作更好发挥作用,讲好文物故事,也为文博工作讲好中国故事营造了良好氛围。讲好句容自己的文物故事,是讲好我们历史底蕴深厚、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故事的一部分。

从国内看,文博工作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对文物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这些都为十四五时期文博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加强文博工作顶层设计,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制约文博事业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在十四五时期依然存在,某些短板、弱项在事业大踏步发展的形势下还可能放大。主要表现在:考古工作方面,因为基建考古任务日趋增长而导致主动考古工作日渐萎缩,研究力量不足的短板日益凸显;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保护修缮的难题相对缓解,但随着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文物活化利用方面的压力骤然加大,社会各界希望深挖文物内涵、阐释文物价值、讲好文物故事,但文博领域创新能力不强、方法不多的短板明显在供给侧成为弱项,亟须创新体制机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文物安全方面,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文物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存在隐患和漏洞等问题依然突出,防灾减灾能力仍需增强;机构队伍方面,文博机构队伍相对薄弱,小马拉大车现象仍然突出,尤其是文博领域高层次人才、行业领军人才匮乏,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机构建设和队伍能力还不能满足文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

十四五期间,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拓宽思路、创新举措,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句容文博事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五、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利用,擦亮句容历史文化名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为句容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社会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守正创新。全面贯彻文物工作方针,坚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正道,守方向之正、格调之正,主动服务建设大局。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坚持首善标准。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拓展文物工作新局面,做好文物领域改革的尝试,提升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力。

坚持融合发展。盘活用好文物资源,促进要素高效配置,加强与旅游、体育、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坚持交流互鉴。秉承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理念,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交流合作,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以文物资源为载体,在讲好句容故事上主动作为,为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传播贡献自身力量。

 

六、主要任务

(一)文物保护修缮方面

1)拟定城上村遗址公园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通过国家文物局核准,并结合城上村遗址公园建设,实现多馆合一打造句容博物馆群。

2)争取国家、省文物专项经费,对我市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有序开始修缮工程。

3明确我市省级以下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报镇江市、句容市政府核准公布。

4)理顺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推进考古前置审批工作落地,配合全市重大项目开展考古勘探发掘工作。

5申报句容市博物馆及先吴文化博物馆两馆馆藏文物维修项目,争取资金修复一批馆藏文物。

(二)乡土文化研究方面:

1)主导完成赤山湖管委会《水韵赤山湖》天王镇政府《南乡天王》宝华镇政《品悟宝华》开发区管委会《古韵新歌开发区》历史文化丛书出版工作

2)集中做好茅山道教碑刻整理汇总和研究工作,出版《茅山道教碑刻集》。

3)深度参与洞天福地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协助茅山风景区管委会和句容道教协会,与清华大学遗产研究院做好配合

4)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协助完成赤山湖文化博物馆、茅山道教博物馆和一批民间博物馆建设工作,协助乡镇建成开放一批村史馆。

(三)自身提档升级方面:

1)完成我馆国家三级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

2)积极推进句容市博物馆新建选址、立项等工作,尽早落地开工建设。

3完善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一流专题博物馆,全面融入茅山风景区。

 

七、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文物工作的领导,发挥党委在文物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政府履行文物工作主体责任,将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文物行政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责任,督促文物所有人、使用人履行文物保护直接责任。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法履行所承担的文物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文物保护利用的强大合力。

  (二)保障资金投入

  完善财政文物保护投入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文物保护项目库建设,促进项目动态化管理。提升预算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优先保证重大项目支出。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物保护利用,健全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机制,激发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创新活力。

  (三)强化法治保障

  夯实文物保护法治基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密切跟进国家立法调整,按照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适时启动修订地方性法规规章,完善相关配套文件。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管理,坚持做好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工作,完善规划执行、评估的法规基础。

  (四)完善监测评估 

  建立规划执行情况的监测、评估机制,开展规划实施的年度监测,组织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和期末评估,把监测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文物工作和加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