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导航
学术成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园地 > 学术成果

博物馆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时间:2019-03-10 10:22:51  来源:先吴文化博物馆

 

注:本文出自《博物馆研究》2019年第1期

 

中国博物馆肇端于清末,在贫弱交加的社会背景中出现,所以一开始就有“广国民之新识”[[1]]、“开民智”[[2]]以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起步阶段的中国博物馆以“劝业型”与“教育型”为主,因而它们“更看重的是开放与直观的陈列展览传播教育功能,而非收藏特性。”[[3]]可以说,中国博物馆是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逐步成长起来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博物馆也确实发挥了宣传思想、改造社会的重要职能。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步摘掉了“积贫积弱”的帽子,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伴而来的是,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也逐步觉醒,国人开始重新审视并越来越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4]]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富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中国博物馆理应当仁不让,担负起保存与展示传统文化的责任,将“文脉”传承下去。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词,汉语古已有之,但我们今日所接触到的“文化”概念,却是从西方学来的。由于研究背景与关注角度的不同,西方学者对文化的定义也有着千差万别,1952年美国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就列出了160余种。《辞源》综合了古今中外对文化的定义,认为文化应该含有以下二个方面的意义:1.古义:文治和教化;2.今义: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5]]

中国为世界上仅有的文明不间断发展的文明古国,在发展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并持续改造自身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国人真正感觉到文化有传统与现代之别是在近代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之后,此后之新文化运动与种种革命的举动,无一不是对着传统文化而来,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乃至于否定到文化大革命而造于巅峰。

诚如本文开篇所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而逐步发展壮大。今天我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努力发掘、学习传统文化,并上升到“文脉传承”的高度,应当说,这是可喜的。

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内涵呢?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归纳简述:

1.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诸子百家经典及文化,尤其是儒家,已内化为国人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如号称儒家五常的“仁、义、礼、智、信”,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构成要素;道家的清静无为、知足常乐等思想也成为国人修身养性的信条;墨家的“兼爱、非攻”更是铸就了国民崇尚和平、扶贫济弱的良好品质;诸如此类,百家学说实为中国今日国民性格的思想理论源头。

2.传统自然科学与工艺技术,“勾股定理”、“四大发明”等是其佼佼者与代表。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工艺并不仅限于此,诸如《考工记》、《周髀算经》、《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文化宝库所记载的自然科学文化知识与工艺技术,又如古代的科学家、大工匠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3.数千年积淀下来的名物制度与社会结构,如科举制度、国家政制等皆为欧美史上所未见,这既是文明发展多样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民族对世界发展模式的重大贡献。我们今日讲中国的“和平崛起”,早在1939年钱穆先生就指出:“国史于和平中得进展,实与我先民立国规模相副相称,亦即我民族文化特征所在也”,中国社会的发展“自成一格”,“其精神亦常偏于和平”。[[6]]

4.以家族为本位,以耕织为本业,以读书入仕实现人生价值的生产、生活方式。自从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逐步统一中国以降,历代中国的政府无不“劝课农桑”,使民众“戮力本业”;而国人也培养出了安土重迁,以土地为最大财富的习俗;国家政权的逐步开放尤其是察举、科举制度的施行促使全社会读书向学的风气,甚而出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极端思想。

5.传世或考古发掘获致的遗迹、遗物,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最有说服力的物质证据。截至2017年,我国已成为全球世界遗产数量排名第二的遗产大国,而不久前结束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众多重大的新发现;再加上大大小小遍布全国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成为撑起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

二、博物馆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物的收藏和展示的文化单位,博物馆理应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的文物是传统文化的物质形态,博物馆有义务将其保护好、展览好,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大量的文物收藏也意味着资源的占有,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博物馆有责任将这庞大的文化资源研究好、利用好,为社会奉献出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更有责任最大限度地将其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公共享有,以便更多的个人和群体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研究与阐释中去。诚如专家所言:“博物馆的公益性和开放性,决定了它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7]]

2. 是博物馆服务于社会,拓展社会教育的要求。

中国博物馆在发展伊始就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担负起社会教育职责。随着博物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突出,并且具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不具备的直观性与可体验性。实实在在的文物不只是传统文化的物质形态,更是传统文化非物质形态的载体。其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有赖于博物馆人的挖掘与阐发,不至于让传统文化封存于博物馆的库房和展厅中。

如今社会上受追捧的“国学热”、“文化热”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强烈兴趣和需求,此时博物馆不仅要敞开大门,更要积极地投身于兹,更大范围、更大深度地使公众体验、感知到传统文化,从而更进一步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博物馆应该成为城市文化进步的积极力量,成为加强社会教育的积极力量,成为改善民生的积极力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这些目标的实现既是博物馆核心价值与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新时期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完善。”[[8]]

3. 是传承记忆,保存文化的迫切需求。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我国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传统社会正一步步消解,百年前的革命先贤们所希望的现代化的社会正在逐步形成。举例来说,传统的、乡土的生产方式逐步让位于现代的、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大家庭的、集体共生的生活方式逐步让位于小家庭的、个体独立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工艺也由于传承人的青黄不接而渐渐走向消亡。国际博物馆界很早就关注到类似的问题了,所以提出了“为了明天而收集今天”、“博物馆与记忆”[[9]]的口号。如果说中国博物馆兴起的时候正是打破传统、破旧立新的时期,那么今天我们开始产生了对传统文化消失的焦虑,就要更加积极、负责任地保存好、传承好传统文化。

收藏、保护和修复文物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作为博物馆,最首要的,是要有足够“博”的“物”。但是博物馆又“不仅仅保存大自然的造物和人类文化的痕迹,更重要的是保留着那些对于当代社会、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精神。基于这种理解,今天之博物馆是受世代(包括祖先、当代人和子女后代)的委托而持有文化财富的机构,它以其特有的身份和通过其功能的实现,成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良知的体现者。”[[10]]所以,博物馆正是通过对“物”的保存来实现对精神文化的保存,通过对“物”的内涵的挖掘与展示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博物馆如何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丰富的馆藏是博物馆从事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物质基础,完善的人才结构则是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教育的智力保障,而博物馆的公益性和开放性则是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文化和博物馆事业的关注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支持为博物馆从事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工作环境。基于此,博物馆应当更加积极地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事业中,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职能。

1.加强文物的征集与文化的挖掘,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力度。

在保存既有文物的基础上,博物馆还需不断充实新的藏品。即博物馆除了要保护好“历史”,还要更加注意保存“今天”,因为以往的“今天”正是现在的“历史”,而现在的“今天”也将成为将来的“历史”。博物馆人要树立起科学的“历史观念”,加强工作中的“传承意识”。

如上文所言,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变化之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与传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隔阂”,如何使后人继续能够了解“传统”,就显得颇为重要。举例来说,“耒”、“耜”为商周乃至战国时期一直在使用的农具,但是到了东汉人们就已经对其含糊不清了,遑论两三千年后的人们,所以徐中舒先生一篇《耒耜考》就成为了其代表作。一脉相承无甚大变革的农业文化尚且因“澄滤”而遗忘诸多文化要素,更何况在大变革的时代。前代的典章文物或“蒙尘”、或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的时候便是被遗忘的时候。所以,博物馆要注重对“今天”的收藏和保护,今天稀松平常的物件或意识,在将来可能就是“破解传统文化”的“密码”。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博物馆的藏品也应有相应的拓展,不再局限于“物质形态的文物”,数字影像资料、数据都可以成为博物馆的藏品;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标志物也是博物馆藏品的优先之选;口述资料或许将成为未来博物馆的大宗藏品。

文物承载的是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社会思想文化以及工艺技术文化等。以往博物馆关注更多的可能是工艺技术文化,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更加注意对文化内涵更深层次、更宽幅度的挖掘,并以恰当的方式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传统文化资源。此外,关注遗址遗迹类遗产的再开发利用也是博物馆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探索方向。长久以来,对遗址遗迹类遗产的开发要么是专业的考古学、历史学研究,要么是公园、广场式的利用,而它们恰恰是大量传统文化信息的聚集地和绝佳的展示标本,对此类遗产的开发利用可以突破博物馆以馆藏资源为本的约束,在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传播中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1]]加大力度深挖传统文化是新时代赋予博物馆的神圣使命,也是博物馆贡献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2.积极融入社会,注重提升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方式方法。

博物馆界很早就开始关注积极融入社会的问题,单以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来说,就有“响应与责任”(1995)、“博物馆与社区”(2001)、“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2005)、“博物馆: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动力”(2008)、“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2010)、“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2013)、“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15)等,依此看来,博物馆界对融入社会的关注由来已久,社区博物馆、流动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文博讲座(讲堂)等新技术、方式层出不穷,极大地拓展了博物馆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途径,有效地实现了博物馆的文化职能。

值得注意的是,展览始终是博物馆实现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让更多的公众知道博物馆、愿意走进博物馆终究是值得博物馆认真思考的问题。“公众导向的博物馆”思路为此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博物馆的展览布置越来越能够注意到公众的兴趣和关注取向所在,展览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与目标观众群的经历有直接的联系”,“公众很少对那些专家们的研究感兴趣,如果博物馆专家们的工作不与陈列展览的形式相结合,他们最好不要指望与公众之间的交流。”[[12]]所以,在博物馆的展览陈列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展览设计与公众期望的关系,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达到传播文化的目标。

当然,在“以公众为导向”的同时,也要兼顾博物馆自身的实际情况,“每一座博物馆所搜集和展示的实物都代表了与之相对应的广阔的知识体系。理想情况下,展品和其体现的知识体系应是高度一致的。”[[13]]所以,还要处理好展示内容与藏品的关系,即要有效整合“博物馆需要呈现出的文化”、“文物自身的故事”和“文物承载着、能够讲述出什么样的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有一个极容易被忽略的方面,就是博物馆馆藏资源和研究成果的共享,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共同开发可以有效提高传统文化挖掘与传播的效率,也是博物馆充分发挥其公益性、有效服务于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3.改革博物馆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激发文化生产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源于不断地“改革”,改革可以解放生产力,同时改革也是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我们考虑,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大发展,社会文化体制的改革是否也同样能够促进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呢?20179月,中宣部、文化部、等7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对此,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纳入博物馆运行评估和绩效考评体系,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我们期望,博物馆经营管理结构的改革能能够激发博物馆的文化生产力,提高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效率,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进步、大繁荣。

四、余论

在社会广泛关注,党和政府积极提倡传统文化的今天,中国博物馆应毫不犹豫地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这不仅是为了“保存记忆”、“传承记忆”和“塑造记忆”,更是为了继承传统、助推创新,为建设更加丰富、更加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添砖加瓦。

博物馆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有服务社会的一腔热血,还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兹赘述两点如下:

1.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明确认识到博物馆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和地位;牢固树立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观念,坚持以继承、创新传统文化为己任,坚持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终极导向。

2.树立属于博物馆人的理想和理念,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研究、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理想促使博物馆人孜孜不倦地进取,理念指导博物馆人以何种方式进取。在研究和展示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有宽广的视野,不仅要做到历史的纵向比较,还要做到横向的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如此才能使研究者自身和博物馆公众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清楚、更彻底的认识,才能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康有为遗稿——列国游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10

[[2]]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康有为遗稿——列国游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28

[[3]] 黄春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博物馆发展史[J].中国博物馆20154.

[[4]] 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R].20141220

[[5]] 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57

[[6]] 钱穆.国史大纲·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 宋新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博物馆免费开放[J].东南文化,20124.

[[8]] 单霁翔.关于博物馆的社会职能[J].中国文化遗产,20111.

[[9]] 分别为1996年、2001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10]] 宋新潮,安来顺.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关于2012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讨论[J].中国博物馆,20122.

[[1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6517.

[[12]] 安来顺.博物馆与公众——21世纪博物馆的核心问题之一[J].中国博物馆,19974.

[[13]] []史蒂芬·康恩著.傅翼译:博物馆是否还需要实物?[J].中国博物馆,20032.

 

 刘玉斌